2019年1月13號是“臘八”,“臘者,接也”,在這新舊交替之際,“2018年最美鐵路人發布儀式”就以最別開生面的方式奏響了新春序曲。

從唐云鵬師傅刻苦鉆研動車組檢修技術到楊衛華師傅三十年堅守崗位零失誤,無疑都深深的震撼著我也感動著我,而同為一名鐵路人,我除卻感動更多的卻是與有榮焉,因為我的身邊也同樣存在這樣平凡卻又不普通的鐵路人。

劉忠萍,2016年“火車頭”獎狀的獲得者,人說“治大國若烹小鮮”這位站長則是“治小站若烹小鮮”將站里業務與站內生活“調理”的有滋有味。蔡衛國,同樣也是2017年“火車頭”獎狀的獲得者,多看多做多想,業務難點終成“易點”,軍運再“不怕”。還有彭迎春,2018年“火車頭”獎狀的獲得者,入路18年,刻苦鉆研業務知識,終斬獲集團業務技能競賽頭名。除去這些獎章的獲得者,我們身邊其實還有許許多多奮戰在一線崗位上的鐵路人,他們無論是嚴寒酷暑還是雨雪風霜都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他們不是有超能力的超人,他們都是再普通不過的鐵路人,干著也許在你我看來都普通不過的工作,但是也正是這些“普通人”卻造就了并不普通的“中國速度”。

我到如今仍對一個視頻記憶猶新,它講的是1967年到2017年全世界高鐵里程排行,在最初的整整36年間,中國都是掛零的狀態,但是幾乎是在五年間中國的里程一瞬間躋身世界第一,將第二遠遠甩在身后。而如此超凡的速度正是由這些普普通通的200萬鐵路人所奮斗出來的!曾經的我只覺得我這樣一個普通的鐵路人干的也是最普通的活,我并不能為鐵路做出什么大奉獻。但是到現在我卻明白一點,如果我們每個人都兢兢業業的做好自己的“普通工作”,就如集腋成裘、聚沙成塔般,縱然我們每個人再平凡、工作再普通,200萬人也能成就一個“中國速度”、“高鐵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