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夢見一場旅行,最美的不是落日,不是海風呼嘯,不是巴山夜雨,而是工地現常當我從離家最近的那條路出發,踏上另一條路,而后又從另一條陌生的路回家的時候,我有種感嘆:發展真快,有路真好。

從報志愿的時候選擇土木工程,就做好了遠行的準備,工地就變成了遠方的家,隨著時間的流逝,春夏秋冬,流動在祖國最需要我們的地方,逢山鑿路,遇水架橋是我們的技能和責任,地圖上的點點滴滴是我們的汗水和成就,其中的心酸和苦楚,唯有土木人清楚。

在很多人看來,我們這個工作性質和工作環境,可能是社會上最辛苦,最廉價的,可能看見我們臟兮兮的衣服會嫌棄,我想說這件衣服是用汗水浸泡過,里面有小小的夢想。看見工人天性純樸,對于工作沒有怨言,可能更多關心的是工資和待遇,因為他們帶上安全帽是工人,扛起鋤頭又是農民,是家里的頂梁柱,必須挺起腰板工作,所以他們是最美的人,公共場所請不要遠離他們,沒有他們的城市不會靚麗。

一條交通路線的誕生,少則一年半載,多則三年五載,家就成了思念的驛站,想家是每個人每天必須要做的事情,但是想家沒有人會說出來,家的味道只有藏在漆黑的夜里。(姚利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