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前后一票難求,網絡購票手續繁瑣、驗證碼奇葩難辨等關于火車票的質疑聲,早早地占據了社會輿論高地,在個人和媒體的口誅筆伐聲中,火車票又一次成為眾矢之的,并且聲勢越來越大,火車票儼然已經成為橫亙在回鄉路途上的“攔路虎”,瞬間爆發的質疑聲將鐵路的售票機制再次推到了社會輿論的風口浪尖。
2015年春運40天,全國鐵路累計發送旅客2.95億人次。因為鐵路運輸便捷安全、票價低廉,一直以來是學生、農民工等中低收入人群的回鄉首眩鐵路春運與其說是人員返鄉的集中期,不如說是一場人員密集的大遷移,除了中國,世界上沒有任何國家的鐵路要面對如此嚴峻的考驗。
每年春運期間,為了讓保障返鄉線路暢通,許許多多的鐵路干部職工放棄了節假日與家人團聚,不分晝夜的堅守在崗位上,沒有媒體去關心統計;12306網站因為密集的登錄點擊,幾乎陷入癱瘓,但是硬生生的為大家撐起了網絡購票平臺,沒有人為這些默默工作在網絡幕后的鐵路人給予絲毫的贊許;全國各地鐵路部門抽調列車,在乘客往來密集區加班加點開行臨時客車,為大家架起返鄉專列,幾乎沒有收獲過一句感謝話。買不到火車票就指責鐵路無能,對鐵路的謾罵指責實在是有失公允。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本站觀點。所轉載內容之原創性、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自行核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