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實名制的實施主要是為了消滅“黃牛票”,已經有“實名制情結”的國人們本以為這次“黃牛”連茍延殘喘的機會都沒有了,無奈“道高一丈魔高一尺”,沒想到的是“黃牛”更新“技術手段”,另辟財路,依然故我;可氣的是部分鐵路工作人員“監守自盜”的行為何時止?
“一票難求”年年成為鐵路春運、暑運的主題,鐵路部門為解決這一難題,緩解購票壓力,可以說是絞盡腦汁。購票渠道從以前的窗口購票進步為現在的電話、網絡、車站窗口三種方式。這一切都是為了給出行旅客創造一個方便快捷的購票環境。2012年春運,鐵路部門首次嘗試網絡訂票,多數旅客感受到了網絡所帶來的方便快捷。可是,在網絡訂票逐漸被旅客們接受的同時,一些不法分子也看到了商機。不法分子紛紛推出搶票大師、訂票加速器等搶票軟件,嚴重擾亂了旅客的購票秩序。據賣家稱,搶票軟件有自動刷票的功能,一旦某車次出現退票或后續放出來的票,瀏覽器都會自動刷新,并提示用戶趕緊搶購,搶票軟件還可以自動提交訂單,從查詢到下單,都不用手工操作。這無疑在說,一些人完全可以憑借“搶票軟件”成為購票“強勢群體。試問,搶票軟件的這種強行插隊的行為,和現實中的“黃牛黨”有什么區別?
消費者沒有買賣,就沒有“黃牛”。因為有市場,有利可圖,一定利益上導致了“黃牛”的產生。假若這些消費者能夠做到自控自律,面對“黃牛票”,不因圖一時之快去購買,而是抵觸甚至去鐵路部門舉報的話,“黃牛產業”定將日薄西山,為根治“黃牛”重任買下第二份好單。因此,解鈴還須系鈴人,眾人們要建立拒絕購買黃牛票的“統一戰線”,要絕斷“黃牛”們的財路,不再讓他們寄生在身上汲取利益,破壞正常的購票秩序。從某種程度上講,“黃牛脖的猖獗起因于欲購黃牛票的公眾,“終結”他們的理應還是公眾。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本站觀點。所轉載內容之原創性、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自行核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