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家“一帶一路”重大戰略的制定和開展,內蒙古作為國家向北開放的大門,被列入“一帶一路”戰略十六個省份,這對正處于改革“深水區”的呼和浩特鐵路局來說無疑帶來了強勁的增長動力。

 內蒙古幅員遼闊,草肥水美,畜牧業發達,礦產資源豐富。同時橫跨東北、華北、西北,毗鄰八省區,與蒙古和俄羅斯交界,邊境線長達4200多公里。這種“天時、地利、人和”的條件決定了內蒙古在“一帶一路”的四條線路之一的中俄蒙經濟帶中地位舉足輕重、不可替代。

 俗話說“要想富、先修路”,而在各種交通工具中,鐵路運量大、全天候、安全的特點,是非常適合與俄羅斯、蒙古國貿易交易運輸的。但是,內蒙古的鐵路運營里程與遼闊的地域相比較來說是極不相稱的,特別是多年來把鐵路建設的主要精力都放在對內煤炭、木材等大宗商品的外運上,從而使對外鐵路通道的建設大大滯后,目前與俄羅斯及蒙古國開放的口岸中只有四個口岸通了鐵路,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自治區對外交貿易的交流,阻礙了自治區經濟的發展。

 為盡早打通內蒙古煤炭資源外運和中歐物資運輸的重要通道,內蒙古鐵路建設不斷提速,把額濟納至新疆哈密鐵路原本三年工期壓縮至一年半,計劃于今年年底全線建成通車。同時,內蒙古首條新建高鐵—呼和浩特至張家口鐵路客運專線全線開工,與規劃建設的北京至張家口鐵路客運專線相連,加快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如此一來,未來中國華北地區也可以通過天津、北京到包頭、哈密線路,發貨到達歐洲。此舉將進一步優化和整合國內外運輸通道,極大地提升內蒙古貨物外運效率,為“草原鐵路”加快建設和發展帶來重大機遇。

 “一帶一路”建設將為我國構筑起全新的對外開放格局,帶來巨大的發展機遇,“草原鐵路”作為國際經濟合作走廊的陸上大通道,將扮演內蒙古對外經濟合作的急先鋒,演繹全新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