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80年代,開平礦務局運煤鐵路上一輛兩側裝飾有龍形圖案的機車。該車在蘆溝橋事變以前曾長期陳列在北京府右街交通博物館。

由于戰亂,實物已經去向不明。這輛車之所以十分受人關注,是因為它在很長時間一直被認為是中國制造的第一臺蒸汽機車。1986年出版的《中國大百科全書》載:“中國第一臺蒸汽機車——‘龍號’,是1881年利用煤礦起重機的鍋爐和一些舊鋼材裝配制成的”。2001年出版的《中國鐵道百科全書》上除釋文大體相同外配有該車照片,隱約可以看見側面的龍形。1997年美國出版的《世界機車百科》中有關中國鐵路的一節載:“由于清朝政府頑固地反對使用蒸汽機車,開平礦務局運輸煤炭的鐵路用騾馬牽引。當時在礦務局供職的英國人工程師金達(W.C.Kinder)決定,無論如何要建造一臺蒸汽機車。他們用廢舊材料,悄悄地造出了一臺2-4-0(按中國的軸式表示應為1-2-0)小機車,命名為‘中國火箭’”。

在配有的照片上可以非常清晰看到龍形圖案,旁還釘著刻有“ROCKETofCHINA”字樣的銘牌,照片下還有一段釋文:“圖示為英國工程師金達在中國建造的2-4-0‘中國火箭’,這是中國第一條永久鐵路——開平鐵路上的第一臺蒸汽機車”。然而,照片上方的表格內卻說該車是0-6-0的軸式。這一記載雖然存在圖文與表格不符的問題,但是它的文字部分明確指出了中國制造的第一臺蒸汽機車就叫“中國火箭”,而照片又將“中國火箭”和“龍”聯系到了一起。讓人認為“龍號”機車、“中國火箭”和中國制造的第一臺蒸汽機車三者是一回事。但是這里存在一個疑問,就是當時中國并沒有任何運行著的蒸汽機車,不應該有蒸汽機車的“廢舊材料”。前些年臺灣出版的《中國鐵路》創建百年史上刊出了一張“中國鐵路的第一輛機車”的照片,其外形和上述兩幅照片上的機車渾然不同。它的上方裝有兩個巨大飛輪,車輪的驅動機構和1980年復原的“火箭”號(就是1830年斯蒂芬森建造的)機車有幾分相似,而且很像是用舊有煤礦用鍋駝機所改裝的,比較符合“利用廢舊材料”的特征。說它是真正第一臺中國建造的蒸汽機車,或造出來以后也曾被喚作“中國火箭”的可能性都是存在的。但是,這張照片上的機車沒有龍形圖飾,說它是“龍號”機車則缺乏依據。